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动态【2022年第4期】五家乡马阴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纪实

作者:时间:2022-12-30点击数:

凝心聚力共奋进驻村帮扶促振兴

——五家乡马阴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四季度工作纪实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五家乡党委的安排部署下,马阴村驻村工作队在做好“六大员”的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村“两委”紧密合作,出色的完成了村上的各项工作。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十一月份,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将二十大报告精神进行了集中的传达学习。会上要求工作队及党员同志们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抓实乡村振兴,与“村两委”一道采用庭议院讲、田间地头讲等方式,面对面、点对点向村民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打通面向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上来。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驻村工作队用群众通俗易懂、简短精悍的语言,多形式、多角度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引导大家坚定发展信心。通过学习,工作队立足我们马阴村的实际,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建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培育壮大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力争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环境美的发展之路。

集中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精神

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二十大精神

二、疫情防控工作

马阴村地处东乡县南端,毗邻广河,根据当时疫情防控政策,重点以禁止村民跨片流动,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加大个人防护宣传,科学应对疫情防控。

从七月份以来,由于当时广河疫情较为严重,根据县上疫情防控要求,在马阴通往广河的各个路口设置了五顶帐篷,重点是监控和劝导村民禁止跨片流动,外防疫情输入。马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由干部带领村民志愿者,轮流住在帐篷内。由于山风较大,帐篷时刻有被风卷走的危险,加上进入冬季以来,气温骤降,给值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驻村工作队任劳任怨,吹风挨冻,舍小家,顾大家,一丝也不敢疏忽,严防将广河疫情带入村内。

帐篷值班点检查

长期的疫情封控给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便。驻村工作队从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尤其是将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放到首位。由于封控在家,村民不能自由出入大门,队员们要按时去帮村民打开封条,出门喂牛喂养,清理圈社,完成后又要将封条封好。对于集中隔离的村民,由于家中无人,除要照看家里外,还要按时按点饲喂家中的牛羊,解除村民后顾之忧。对于生病的村民,想办法购买药品,送医送药到家;对于村上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及困难户,工作队员定期进行走访看望,送去乡上村上的关怀温暖,及时沟通了解家中的困难,协调解决。

关心特殊群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为提高村民疫情防控的自觉性和科学应对,村上准备了两台音响,每天走街串巷,劝导村民勤洗手、多通风、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健康习惯,提醒村民非必要不出门、外地务工人员非必要不返村,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科学应对能力。

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

十二月份,疫情防控彻底放开。在保障复工复产的同时,接县乡通知,根据新冠病毒对个人的影响,将村上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登记摸排,进行“红、黄、绿”划分,对于易感、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人群每天一次家访,一旦有症状,科学应对,及时就医。

三、完成户级资料整理归纳审核工作

根据东乡县工作要求,每年将村内各户的基本情况、近两年的收入监测表、一卡通银行流水清单、医疗、养老保险交纳凭证、适龄学生就读证明、低保、特困供养证、残疾人证、农业保险、贷款手续、技能培训、住院费用单等十几项内容,全部要求整理归纳,装袋检查。村级资料编写,涉及到全村206户每家每户的角角落落,工作量非常之大,需要逐户逐项进行核实核准,收集印证材料,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编写要求,加班加点逐项逐条进行整理完善,经过多次到乡上去送审、整改,最终率先达到标准,通过了县联合审核组的验收。

到信用社打印村民一折通流水清单

四、医疗保险收缴工作

医疗保险收缴工作是本年度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度村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收缴工作,让广大群众及时享受医保政策,切实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开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公告等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确保医疗保险收缴工作人人理解、户户支持、家喻户晓。工作队配合村“两委”,经过多方努力,马阴村的医疗保险收缴率稳居全乡第一,取得了全乡的一致好评。

医疗保险收缴

五、做好脱贫后农户产业、就业帮扶工作

面对马阴村山大沟深、耕地面的少,农村闲散劳动力较多,今年牛羊养殖业利润较低等情况,动员村民外出务工,对于有能力的村民逐户有针对性的宣传州上职校培训,鼓励村民学习一两门专业技术后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通过线上线下帮村民推销羊肉共1200多斤,价值3万多元。

六、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助力教育发展

为改善村办学校教学环境,工作队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每年为村小学捐赠一批教学用具、学习用具等物品,今年第一批已于10月份已经送到马阴小学(价值五仟多元),后续将继续争取更多社会爱心人士支持马阴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捐赠,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为打造高效课堂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更实实在在地为改善山区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山区学生生活困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村办教育发展

七、其它日常工作

一是在推动产业振兴方面,为了提高群众收入、拓宽增收渠道,主要工作是发展养殖业和特色种植业。同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劳务输转等方式,全力提升群众收入,对无劳力、重度残疾户等,动态纳入兜底保障,不断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通过落实医疗、养老保险政策,使全村患病人口、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二是在推动生态振兴方面,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维修改造大雨冲毁路段多处,硬化生产经营性道路3.5公里。三是在推动乡风文明方面,首先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组织村内党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利用日常工作入户深入辖区学校、居民家中等,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建设美丽新农村”活动。同时,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广泛宣传党的“好声音”利用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广泛转发、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民法典、禁毒、民政、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内容,使宣传辐射全村。四是人才振兴方面,鼓励适龄劳力积极参加县职校培训,同时,组织养殖大户、牛羊达标户等到东乡县规范化养殖区观摩学习,不断更新农业人才的创业创新理念、拓宽创业创新视野,切实培训一批农村新型人才及实用人才。

CopyRight©2013 兰州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专题网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