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群众贴心人 马场山上践初心
马场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纪实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盛会即将召开的前一季度,马场村驻村工作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连续两个多月不休息奋战在抗疫一线,守护村民健康安全,保障群众生活需求,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当好群众贴心人,马场山上践初心。
一、守护村民健康安全,保障群众生活需求
东乡县的疫情形势紧张,周边的广河县又疫情反复,驻村工作队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村干部一起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方面,积极主动联系在外务工村民,尤其是中高风险区和有疫情地区的人员,要求非必要不返乡;另一方面,对返乡人员落实居家隔离和上门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同时组织做好村民的日常核酸检测,重点对外出务工人员、学生和就医人员开展专门的核酸检测,守护村民健康安全。
在疫情反复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几个月里,驻村工作队每天汇总群众的日常物资和防疫物资等需求,集中采购,分发到户,给群众发放莲花清瘟颗粒、汤药、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组织慰问“三类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油米面和药品等,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
7月是学生临近假期参加期末考试的时间,而9月又是学生开学报到的重要时刻,为确保控辍保学取得实效,驻村工作队同乡村干部对不在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挨户走访劝返,并对多次劝返无效的学生家庭拿出有力措施,确保适龄生全部劝返入校。

同时对存在辍学风险的学生家庭进行摸底,做好义务教育宣传,督促家长重视教育,同步帮助解决家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介绍兰州理工大学定点帮扶东乡县五家乡学生奖学金的政策,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确保学生入学后不再二次辍学,不再新增辍学生。
三、以生态宜居搬迁为重要抓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生态宜居是关键。马场村地处山上干旱地区,平均海拔2140米,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在四个山头,引导群众下山入川,走生态宜居型路子切实符合部分村民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积极入户宣传党的生态宜居搬迁政策,重点对有意向的家庭尤其是外流户和一般户等,解读政府补贴和贴息贷款等具体政策,带领村民到县城达板搬迁小区参观,实地查看周边学校、医院和工厂等基础设施,调动村民生态宜居搬迁的积极性,让百姓有信心“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截止目前,在已搬迁33户190人的基础上,拟计划搬迁并已缴纳自筹金5户。
四、做好迎接后评估准备
为迎接后评估做好充分准备,驻村工作队开展“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弓箭成果村级档案资料”和户级资料整理专项工作。完善驻村帮扶工作队基本资料,包括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计划,保障支持、关心关爱情况,驻村帮扶工作台账记录,特殊困难群体工作台账等十七大项。

县委联合督查组两次到马场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核查,对全村187户村民进行全覆盖走访核查,督促检查户情和资料等情况。工作队同村干部一起分组引导入户,介绍村情户情,及时完善户情系统,同时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对照检查,在总结中审视自己,加强学习,提高帮扶质量。
五、练兵比武,加强本领
为更好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驻村工作队按照省、州、县工作要求,组织村上干部持续有效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旨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主力军”,进一步提工作队和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达到以“练”促学、以“比”赶超,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在参加五家乡“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中,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蒙寿宏精通业务、熟悉村情户情,表现突出,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站在新的起点,驻村工作队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落实落细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和帮扶措施,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驻”进心里,“帮”出实效,砥砺奋进,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