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兰州理工大学委员会文件
兰理工党发〔2017〕64号
------------------------★---------------------
关于印发《兰州理工大学帮扶东乡县六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部门:
《兰州理工大学帮扶东乡县六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经2017年8月25日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兰州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7年8月27日
兰州理工大学帮扶东乡县六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甘肃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加强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东乡县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要求,结合学校帮扶力量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我校帮扶东乡县果园乡、五家乡6个村脱贫攻坚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东乡县具体安排果园乡红庄村、李坪村、奴拉芒村和五家乡下庄村、马场村、马阴村为我校帮扶村。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调整优化帮扶力量,健全校领导带领帮扶组包村、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对户、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的帮扶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对扶贫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增强“四个意识”,践行社会责任,聚焦“一号工程”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甘肃省对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下足“绣花”功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明确的责任和更加严实的作风,谋划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促进我校帮扶的6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助推东乡地区脱贫攻坚,为实现东乡县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帮扶力量
(一)成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夏天东 党委书记
副组长:芮执元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丁虎生 党委副书记
成 员:俞树荣 党委常委、副校长
韦尧兵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仁年 副校长
李香枫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全进 党委常委、副校长
曹 洁 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华辉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玉建 副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相关乡村脱贫规划以及年度或阶段性工作计划、重点任务分解与工作落实督办、对外协调沟通、帮扶责任人与驻村干部管理考核等工作。
主 任:丁虎生(兼)
常务副主任:王佰成(兼)
副主任:王 斌 张 飞
成 员:程兰华 段开军 韩建平 章小成 蔺全录 李战明 郭 备 李仕国
(二)成立包村帮扶工作组。
为进一步靠实帮扶责任,落实到村帮扶、到户帮扶任务,学校确定包村校领导和牵头责任单位,成立6个包村帮扶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协调落实帮扶工作。
组 别
|
帮 扶 村
|
包村领导
|
牵头单位
|
工作组长
|
第一组
|
五家乡下庄村
|
夏天东
韦尧兵
|
教务处
|
韩建平
|
第二组
|
五家乡马场村
|
曹 洁
王玉建
|
国资处
|
章小成
|
第三组
|
五家乡马阴村
|
俞树荣
王全进
|
资产经营公司
|
蔺全录
|
第四组
|
果园乡李坪村
|
芮执元
丁虎生
|
校工会
|
李战明
|
第五组
|
果园乡红庄村
|
李香枫
曾华辉
|
审计处
|
郭 备
|
第六组
|
果园乡奴拉芒村
|
李仁年
|
后勤处
|
李仕国
|
各包村帮扶工作组要负责组织本组帮扶责任人到村落实帮扶任务。结合东乡县县域经济发展和当地资源禀赋,围绕“六个精准”“七个一批”,帮助完善贫困村脱贫攻坚规划和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计划,协助对接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村设计论证和申报扶贫项目,帮助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村民技能培训等工作,帮助贫困村加强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富民增收产业,深入宣传政策,协助贫困村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乡风民俗、疏导情绪、化解矛盾。
(三)选配干部驻村帮扶。
按照“逢提必下”原则,选配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与东乡县、帮扶乡沟通联系,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要落实好驻村帮扶干部的体检、保险等政策待遇,根据省上规定,将驻村帮扶干部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天60元。驻村帮扶干部要深入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低保、救助、产业发展、扶贫贷款、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动态管理工作;按照贫困村脱贫计划,对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精准实施到村帮扶项目,帮助解决贫困村脱贫攻坚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村两委班子的衔接配合,不包办代替乡村两级的扶贫任务及其他日常工作,及时如实向上反映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群众的合理诉求。
(四)落实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
按照“厅级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县处级及以下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的规定,结合学校领导干部人数配置,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要担任6个村368户(其中果园乡157户、五家乡211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帮扶责任人要负责精准制定和落实到户脱贫计划和帮扶计划,量化帮扶工作内容,每年为贫困户至少帮办1件实事好事,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重点工作
学校帮扶的6个村,总体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脱贫难度大。要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发挥学校优势,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破解深度贫困,确保我校帮扶的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一)推进基础建设。帮扶办、各包村帮扶工作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与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的发改、教育、人社、交通、住建、水利、扶贫等部门沟通联系,充分调动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协助帮扶村做好村道硬化、自来水入户、蓄水池、提灌设施、卫生室、养殖场等基础民生项目的论证、设计、申报等前期工作,积极对接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协调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暖棚羊圈改造、扶贫贷款发放、餐饮带薪培训、劳务技能培训等工作纵深发展,提高群众自主脱贫能力。
(二)协助完善规划。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智力优势,认真组织各包村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帮助完善贫困村的三年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计划;帮扶责任人负责精准制定和落实到户脱贫计划和帮扶计划。依托学校经管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学院等专业学科优势,协助东乡县编制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有序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聚焦脱贫攻坚,依托学校的“甘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培训学院甘肃分院”,认真开展调研咨询等工作,寻求破解贫困难题的途径办法。
(三)深化教育扶贫。针对帮扶地区基础教育较为薄弱的现状,立足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少小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贫困地区国家专项招生计划和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等高考招生优惠政策,提高录取东乡籍东乡族学生进入我校学习的比例;加大对在我校就读的东乡县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积极探索与东乡县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及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协同育人的新机制;选派2名老师到果园中学支教,缓解当地师资不足;组织开展东乡县中小学师资培训和轮训工作,组织优质课展示交流和“送教下乡”活动,实施“理工杯”教师讲课水平大赛,提高当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组织东乡县中小学生开展“体验大学校园”研学旅行活动;改进并实施东乡县帮扶村中小学的专项奖助学金制度,提高东乡学生受益面,优化奖助学金的激励效果;组织开展富有东乡族特有文化内涵的工艺作品设计大赛,协助推广民族文化产品;开展“教师走基层”、“人大代表在行动”、统战人士聚力脱贫攻坚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MBA学员助脱贫”、法律宣讲、健康卫生保健宣传等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和文化交流,深化拓展教育扶贫内涵。
(四)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当地农民群众文化程度低、就业门槛低等现状,学校依托行业培训优势,整合优质培训资源,制定8个建筑岗位认证、11个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挖掘机司机、混凝土泵工、电工、焊工、一般电脑操作、兰州特色牛肉拉面、十字花绣等“精准脱贫精准就业”劳务培训实施方案,帮助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帮助推荐就业,增强农民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步脱贫。
(五)加强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帮扶力量,以党建为抓手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各包村帮扶工作组、牵头单位要安排二级党组织和党支部,与帮扶村的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把党组织结对共建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和激励党员在帮扶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建强帮扶村的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实现双方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夯实帮扶村基层基础,助推整村脱贫。
(六)做好工作衔接。学校前期的帮扶工作表明,在帮扶村帮助建立村级产业互助社,对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增强群众“造血”功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帮扶办、各包村帮扶工作组要按照最新帮扶工作安排,认真做好调整后果园乡娄子、果园、陈何、石拉泉等4个村总体工作有序交接,保证学校投入到4个村合计80万元互助资金安全回流,并协助当地政府及村两委做好村级产业互助社的规范运行和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靠实帮扶责任。
脱贫攻坚是我省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全体帮扶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面临形势,靠实帮扶责任。帮扶办要牵头抓总,主动谋划,加强对外联络和工作衔接,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做好督办落实。包村校领导要带领牵头单位专题研究部署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完善贫困村脱贫攻坚规划和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计划,积极组织本组干部的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确保每年为每位贫困户办一件实事。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协助配合,主要负责人要亲抓亲为,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帮扶干部要履职尽责,真帮实扶,精准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计划,促进群众精准脱贫。
(二)下足“绣花”功夫,注重帮扶质量。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六个精准”要求,按照“七个一批”脱贫路径,突出问题导向,发挥高校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注重帮扶质量。帮扶办要以教育扶贫为重点,积极推进帮扶工作取得实效。6个帮扶组牵头单位要整合帮扶责任人的资源,与帮扶村精准对接,列出帮扶责任清单,明确重点任务,逐项逐事解决,助推帮扶村整体脱贫。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民一道,加强对帮扶项目的谋划,使政府安排的项目和帮扶项目从申报、审批、实施到见效全过程有人跟进落实。帮扶干部要与帮扶户强化沟通交流,做好政策宣传和情绪疏导,反映群众合理诉求,激发内生动力,提高满意度。
(三)加强宣传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学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注重发现挖掘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典型帮扶案例,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动扶贫开发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强化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严格督查考评,突出奖优惩劣。
省市县三级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省委“明察暗访督查落实年”的工作要求,成立专项督察组,对帮扶单位、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学校帮扶办也要制定相应的督查办法,加强考核督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行动迟缓的单位和不尽职责的帮扶干部,落实帮扶工作责任。把帮扶工作列为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群众认可的,要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要严肃追责。
抄送:省委办公厅 ,省教育厅,东乡县委县政府
兰州理工大学办公室 2017年8月27日印发
|